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北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魏立华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7月,国内奶牛养殖户总数只有3.56万户,较2011年的数据大降九成,因此他建议,建立国家奶粉收储制度,平抑奶业周期,保护奶农利益。
奶业周期一直是国内奶牛养殖业的软肋,近年来中国奶牛养殖业重复着“奶荒”加大养殖,导致“奶剩”,又价格暴跌而倒奶杀牛,周而复始。从2007年以来,国内已经经历了大的2次奶业周期,较近一次从2011年开始到2018年8月结束。
但从2014年以来的上轮奶价下行周期让国内奶牛养殖业遭遇重创,此前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持续3次反弹又触底的价格走势,让国内超过50%的牧场陷入亏损,更是让中小奶牛养殖户大面积出局。
在此前举行的全国奶业振兴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,近年来,不少地方“卖奶难”问题频现,倒奶杀牛现象时有发生。
根据此前公布的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2020年,国内奶牛养殖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超过65%,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%以上,国内多位专家也曾表示70%的自给率是国内奶业产业发展的“安全线”。
记者了解到,由于国内养殖模式与国外不同,土地成本和饲料成本也较高,导致国内的原奶成本远高出国外近一倍,这也让国内原奶在面对进口大包粉时缺少竞争力,实际上国内原奶自给率的情况不容乐观,海关数据显示,2017年我国进口乳制品总数折合原奶为1485万吨,占国内产能的40.6%。
与此同时,通过预先配给的方式,助力奶牛养殖行业和乳品加工企业统一布局和科学规划,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动荡和行业损失,创造更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,推动奶业稳健发展。并将收储的大包奶粉,定期赠送给边防军人、贫困学校、福利院、困难群众等有需要的人群,帮助群众改善体质,开展营养扶贫,推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。
国际上一直存在通过奶粉收储进行奶制品储备的惯例,比如在欧盟,当乳制品价格出现上涨时,欧盟执委会将启动“干预性应急库存”,将其抛入市场进行干预等。
国家奶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建立国家奶粉收储计划缓解奶业周期具有可行性。
荷斯坦网奶业分析师豆明也表示,国家奶粉收储计划是个很好的建议,其实行业内曾做过测算,如果可以有20亿~40亿规模的补贴资金,就可以对奶业周期形成有效影响。国内原奶面临的两大问题:一个是成本太高,再一个是周期性过剩。国家可以借助收储计划控制市场供给总量,也可以采取收储补贴,缩小国内奶粉和进口奶粉的价格差距,抑制原奶的输入性过剩。